scispace - formally typeset
Search or ask a question
Journal ArticleDOI

Landscape change and the urbanization process in Europe

Marc Antrop1
15 Mar 2004-Landscape and Urban Planning (Elsevier)-Vol. 67, Iss: 67, pp 9-26
TL;DR: In this paper, the authors propose a new concept of functional urban regions (FURs) for landscape ecologists to understand the change of traditional European cultural landscapes, which are highly dynamic, complex and multifunctional.
About: This article is published in Landscape and Urban Planning.The article was published on 2004-03-15. It has received 1344 citations till now. The article focuses on the topics: Urbanization & Urban climate.
Citations
More filters
Journal ArticleDOI
TL;DR: In this article, the authors analyzed the original measurements reported in 18 publications and derived empirical models to assess the surface runoff from various types of roofs, when roof characteristics and the annual or seasonal precipitation are given.

893 citations

Journal ArticleDOI
TL;DR: Although conservation attitudes may be challenged by the novelty of some urban ecosystems, it is promising to consider their associated ecosystem services, social benefits, and possible contribution to biodiversity conservation.

823 citations


Cites background from "Landscape change and the urbanizati..."

  • ...Although urban areas globally cover only about 3% of the earth’s land surface (MEA, 2005), urban growth imposes major challenges to biodiversity conservation as it has already induced a profound transformation at the landscape level and is regarded as a major threat to biodiversity (Antrop, 2004; Hansen et al., 2005)....

    [...]

  • ...…globally cover only about 3% of the earth’s land surface (MEA, 2005), urban growth imposes major challenges to biodiversity conservation as it has already induced a profound transformation at the landscape level and is regarded as a major threat to biodiversity (Antrop, 2004; Hansen et al., 2005)....

    [...]

Journal ArticleDOI
TL;DR: The applied theoretical inquiry into smart sustainable cities of the future is deemed of high pertinence and importance—given that the research in the field is still in its early stages, and that the subject matter draws upon contemporary and influential theories with practical applications.

809 citations

Journal ArticleDOI
TL;DR: This article examined the 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 in urban form and growth that have occurred across 25 mid-sized cities from different geographical settings and levels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revealed four city types: low-growth cities with modest rates of infilling; high-growth city types with rapid, fragmented development; expansive growth cities with extensive dispersion at low population densities.
Abstract: Despite growing recognition of the important role of cities in economic, political and environmental systems across the world, comparative, global-scale research on cities is severely limited. This paper examines the 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 in urban form and growth that have occurred across 25 mid-sized cities from different geographical settings and levels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The results reveal four city types: low-growth cities with modest rates of infilling; high-growth cities with rapid, fragmented development; expansive-growth cities with extensive dispersion at low population densities; and frantic-growth cities with extraordinary land conversion rates at high population densities. Although all 25 cities are expanding, the results suggest that cities outside the US do not exhibit the dispersed spatial forms characteristic of American urban sprawl.

771 citations


Cites background from "Landscape change and the urbanizati..."

  • ...Research outside the US has begun to emerge, often relying on North American concepts of sprawl to describe trends in Europe (Antrop, 2004; Kasanko et al., 2006), China (Deng and Huang, 2004) and even such diverse locations as Ghana (Yeboah, 2003), Israel (Frenkel, 2004), India (Lata et al....

    [...]

Journal ArticleDOI
TL;DR: In this article, a case study of Huantai county in Shandong province in China is presented, where the authors examine the "increasing vs. decreasing balance" land-use policy, which seeks to balance increases in urban construction land with a reduction in rural construction land.

660 citations

References
More filters
Book
07 Jun 1984
TL;DR: In this paper, the problem of space and the logic of space is considered in the context of the analysis of settlement layouts and the spatial logic of arrangements. But the analysis is limited to the case of the elementary building and its transformations.
Abstract: Preface Introduction 1. The problem of space 2. The logic of space 3. The analysis of settlement layouts 4. Bindings and their genotypes 5. The elementary building and its transformations 6. the spatial logic of arrangements 7. The spatial logic of encounters: a computer-aided thought experiment 8. Societies as spatial systems Postscript Notes Index.

3,151 citations


Additional excerpts

  • ...…qualities)的变化,一些以“硬”的流 通方式表现,如土地价格和充足的、可利用的发展用地。另 一些则比较“软”,与对环境和景观的普遍看法和评价相关。 许多要素决定了最终的评估,如可达性、流动性、安全性、 犯罪率、是否邻近开敞绿色空间、服务的可用性和公害等。 许多郊区的园地(生产地)均是近期在短时间内发展而来 的。这些地区的传统历史已经丧失,并且也没有发展出新的 历史或传统。人口年龄结构和建筑形式反映的是特定的时代 ①…...

    [...]

Journal ArticleDOI
TL;DR: Road density and network structure are informative landscape ecology assays and Australia has huge road-reserve networks of native vegetation, whereas the Dutch have tunnels and overpasses perforating road barriers to enhance ecological flows.
Abstract: A huge road network with vehicles ramifies across the land, representing a surprising frontier of ecology. Species-rich roadsides are conduits for few species. Roadkills are a premier mortality source, yet except for local spots, rates rarely limit population size. Road avoidance, especially due to traffic noise, has a greater ecological impact. The still-more-important barrier effect subdivides populations, with demographic and probably genetic consequences. Road networks crossing landscapes cause local hydrologic and erosion effects, whereas stream networks and distant valleys receive major peak-flow and sediment impacts. Chemical effects mainly occur near roads. Road networks interrupt horizontal ecological flows, alter landscape spatial pattern, and therefore inhibit important interior species. Thus, road density and network structure are informative landscape ecology assays. Australia has huge road-reserve networks of native vegetation, whereas the Dutch have tunnels and overpasses perforating road barriers to enhance ecological flows. Based on road-effect zones, an estimated 15‐20% of the United States is ecologically impacted by roads.

2,949 citations

BookDOI
01 Jan 2001
TL;DR: Urban Geography: A Global Perspective as discussed by the authors provides a comprehensive interpretation of the urban geography of the contemporary world and provides a plethora of study aids for students of urban geography, including an expanded glossary; new key concepts; additional study questions; and a listing of useful websites.
Abstract: Today, for the first time in the history of Humankind urban dwellers outnumber rural residents. Urban places, towns and cities, are of fundamental importance - for the distribution of population within countries; in the organisation of economic production, distribution and exchange; in the structuring of social reproduction and cultural life; and in the allocation and exercise of power. Furthermore, in the course of the present century the number of urban dwellers and level of global urbanisation are destined to increase. Even those living beyond the administrative or functional boundaries of a town or city will have their lifestyle influenced to some degree by a nearby, or even distant, city. The analysis of towns and cities is a central element of all social sciences including geography, which offers a particular perspective on and insight into the urban condition. The principal goal of this third edition of the book remains that of providing instructors and students of the contemporary city with a comprehensive introduction to the expanding field of urban studies. The structure of the first two editions is maintained, with minor amendments. Each of the thirty chapters has been revised to incorporate recent developments in the field. All of the popular study aids are retained; the glossary has been expanded; and chapter references and notes updated to reflect the latest research. This third edition also provides new and expanded discussion of key themes and debates including detailed consideration of metacities, boomburgs, public space, urban sprawl, balanced communities, urban economic restructuring, poverty and financial exclusion, the right to the city, urban policy, reverse migration , and traffic and transport problems. The book is divided into six main parts. Part one outlines the field of urban geography and explains the importance of a global perspective. Part two explores the growth of cities from the earliest times to the present day and examines the urban geography of the major world regions. Part three considers the dynamics of urban structure and land use change in Western cities. Part four focuses on economy, society and politics in the Western city. In part five attention turns to the urban geography of the Third World, where many of the countries experiencing highest rates or urban growth are least well equipped to respond to the economic, social, political and environmental challenge. Finally part six affords a prospective on the future of cities and cities of the future. New to this edition are: further readings based on the latest research; updated data and statistics; an expanded glossary; new key concepts; additional study questions; and a listing of useful websites. The book provides a comprehensive interpretation of the urban geography of the contemporary world. Written in a clear and readable style, lavishly illustrated with more than 80 photographs, 180 figures, 100 tables and over 200 boxed studies and with a plethora of study aids Urban Geography: A Global Perspective represents the ultimate resource for students of urban geography.

563 citations

Journal ArticleDOI
Marc Antrop1
TL;DR: In this paper, the authors discuss the complex interaction of different processes which transform landscapes formed by rural life styles into urban like ones, and the existing cities and urban network form the framework for this change, which is affecting increasingly larger areas in the countryside.
Abstract: Urbanization refers to the complex interaction of different processes which transform landscapes formed by rural life styles into urban like ones. Urbanization causes profound changes in the ecological functioning of the landscape and gradually results in a changing spatial structure, i.e. forms new landscape patterns. The existing cities and urban network form the framework for this change, which is affecting increasingly larger areas in the countryside. Urbanization is mainly studied from social and economical viewpoints. Urban planners think about optimization of the land use and about aesthetics when reshaping the environment. Landscape ecology is lacking in urban planning because of different goals and concepts, but mostly because of missing significant information about these highly dynamical landscapes.

406 citations


Additional excerpts

  • ...…加的快速交通模式而改变,还受到景观空间结构重组的影响, 特别是先前的城市扩张和新的可达性机会。 3 城市化的阶段 3.1 城市化和逆城市化的循环 城市化的若干阶段已经有了定义(Champion, 2001; Geyer & Kontuly, 1993; Van der Berg et al., 1982; Klaassen et al., 1981)。城市化阶段主要由城市中心和城市边缘区的增长 和衰退共同确定(图 2)。第一个阶段(被称为“城市化”)…...

    [...]

  • ...…Brandt, 2000; Klijn & Vos, 2000)。其主要原因是由于普遍观察到的景观变 化均是毁灭性的,许多遗产和资源不可避免地消失。这些改 变的速度、频率和规模在 20 世纪后半叶空前地增长(Antrop, 2000a)。许多新的要素和结构被叠加在传统景观上,使之变 得高度破碎化,并丧失了原本的特性。被创建的新景观是以 功能性的同质化为特征的。这些变化高度动态的特征及其运 行过程甚少为人所知,形成了景观研究的新挑战(Brandt et al., 2001)。规划者和决策者日益需要新的、有意义的数据和…...

    [...]

  • ...…马克 · 安托罗普,比利时佛兰德根特大学(University of Ghent),地理系系主任、教授;佛兰德遗产和景观保护皇家委员会会员;风景保护委员 会副会长;比利时佛兰德政府环境影响评估和管理顾问,GIS 在管理、环境政策和规划的应用实践顾问;GIS 科学委员会会员 译者: 鲍梓婷,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城市规划系,风景园林专业,博士研究生。cindy.b@foxmail.com…...

    [...]

  • ...…of Ghent),地理系系主任、教授;佛兰德遗产和景观保护皇家委员会会员;风景保护委员 会副会长;比利时佛兰德政府环境影响评估和管理顾问,GIS 在管理、环境政策和规划的应用实践顾问;GIS 科学委员会会员 译者: 鲍梓婷,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城市规划系,风景园林专业,博士研究生。cindy.b@foxmail.com 周剑云,硕士,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亚热带建筑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城市规划系副系主任,教授,博导 20 2015 Vol.30, No.3 1…...

    [...]

  • ...19 2015 Vol.30, No.3国际城市规划 关键词: 城市化;景观变化;乡村的;乡村地区;欧洲 Keywords: Urbanization; Landscape Change; Rural; Countryside; Europe 本文原载于《景观与城市规划》2004 年(第 67 卷)第 1 期(Landscape and Urban Planning, 2004, 67[1]: 9-26),爱思唯尔(Elsevier)出版公司授权 本刊发表中文译文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1078152)、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12YJCZH167)、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14A030313226)、华南理 工大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项目业务费资助项目(x2jzD2118190)共同资助 作者: 马克 · 安托罗普,比利时佛兰德根特大学(University of Ghent),地理系系主任、教授;佛兰德遗产和景观保护皇家委员会会员;风景保护委员 会副会长;比利时佛兰德政府环境影响评估和管理顾问,GIS 在管理、环境政策和规划的应用实践顾问;GIS 科学委员会会员 译者: 鲍梓婷,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城市规划系,风景园林专业,博士研究生。cindy.b@foxmail.com 周剑云,硕士,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亚热带建筑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城市规划系副系主任,教授,博导 20 2015 Vol.30, No.3 1 简介 景观在今天已经被提上政治的议程。景观的自然和文化 要素正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包括研究人员、规划者和决策 者(Anonymous, 2000; Council of Europe, 2000; Brandt, 2000; Klijn & Vos, 2000)。其主要原因是由于普遍观察到的景观变 化均是毁灭性的,许多遗产和资源不可避免地消失。这些改 变的速度、频率和规模在 20 世纪后半叶空前地增长(Antrop, 2000a)。许多新的要素和结构被叠加在传统景观上,使之变 得高度破碎化,并丧失了原本的特性。被创建的新景观是以 功能性的同质化为特征的。这些变化高度动态的特征及其运 行过程甚少为人所知,形成了景观研究的新挑战(Brandt et al., 2001)。规划者和决策者日益需要新的、有意义的数据和 科学知识。城市化、交通网络的影响和全球化是这些变化和 新景观出现的最重要的驱动力。 城市化是一个乡村生活方式向城市生活方式转变的复 杂过程。从 19 世纪末开始,城市化发生了几乎指数化的增 长(Champion, 2001; Pacione, 2001a; Antrop, 2000a; Bryant et al., 1982)。这个过程与新交通模式的应用是密切相关的,特 别是那些允许大规模人口流动的工具,如铁路。第二次世界 大战后,机动交通的应用带来了机动性和景观变化的新时代。 可达性成为景观变化中最重要的因素,即使是在偏远的乡村, 一旦此区域有了交通连接便开启了城市化的过程。最终,所 有活动和决策过程的日益全球化导致了地方层面的变化很难 被当地居民所控制。研究者、规划者和决策者需要哪些新的 工具和方法以应对这些过程?这个问题难以解答,需要跨学 科的方法和良好的沟通。 早期的观点认为城市化是一个扩散的过程,由持续增长 的城市中心开始,然后影响和作用于同心圆范围内不同圈层 的乡村地区(Burgess, 1925; Mann, 1965; Bryant et al., 1982)。 而现实证明这个过程要复杂得多,此后出现了许多不同的城 市模型和城市土地利用结构模型(Pacion, 2001b)。刘易斯和 蒙德(Lewis & Maund, 1976)强调了地方可达性和交通设施 的重要性。安托罗普(Antrop, 2000b)将城市化定义为一个 复杂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乡村或自然景观转化为城市和产 业景观,并形成了由场地物理条件及交通线路的可达性主导 的星型空间结构。城市和乡村之间的关系变得非常复杂,并 逐渐在空间和环境规划中得到重视(SPESP, 2000; Stanners & Bourdeau,1995)。最典型的是,城市中心区或集聚区与乡村 地区之间的过渡变得模糊而离散。城市边缘区或郊区景观的 特征是广泛多样的土地利用,以复杂、多样和高度破碎化的 形态呈现出来。郊区和城市化的乡村景观由马赛克式的多样 化的土地植被、建筑物和交通设施组成。由于许多不确定性 的介入,而且这些土地分区的边界也不会保持稳定,城市与 乡村之间的划分变得十分困难。 如今,城市化进程的典型形式已不仅仅是城市或城镇的 增长,而是会影响乡村地区的变化过程。景观的实际变化受 城市化进程的引导,如居住区和产业用地的发展以及新的通 讯设施的出现,其过程主要由超越了地方层面的社会和经济 要素控制。这些变化的特点是对现有传统景观多样性的同质 化,并创造了大量混乱的模式。这种混乱的发展非常典型, 体系复杂,并且通常成为其他地区自主发展的参考(Antrop, 1998)。这些土地利用的新模式与其他土地和空间并不存在 任何生态联系。空间和环境规划希望能够引导和控制这些变 化,但由于缺乏在合理尺度上的统一行动,这些混乱的特征 进一步被强化了。 文章论述了欧洲城市化进程的主要阶段和趋势,并通过 对一些大城市周边及偏远乡村地区的案例研究,解释了城市 化如何作用于乡村景观。 2 欧洲的城市化 :一个核心区不断转移的扩散 过程 2.1 集聚经济的优势和地理区位的权力 永久性的人类聚居地是农业成功发展的直接结果,它 产生了剩余食物和劳动力,所以新的活动得以发展。成功的 聚居地通常出现在许多相异互补行为集聚的区域。这些集聚 经济允许专业化并刺激了交易,为所有人提供了双赢的可能 (Pacione, 2001a)。城市是十分有效的组织,可以容纳这些 活动并为交易提供必需的循环网络。城市空间的稳定性建立 在一个更大面积的城市腹地和乡村村庄上。城市与乡村的差 异不仅体现在人口规模和形态的不同,还在于一定地域内的 多样性行为、人口和文化集中程度的差异(Pacione, 2001a)。 城市的优势在于它得到特权阶级的合法保护。大多数的历史 城镇均建设了城墙,将其与周边乡村地区隔离开来。城市快 速成为近乎自治的创新中心,新的想法、技术和货物在交易 过程中不断涌现。聚居地独特的自然状况与其增长的可能性 相结合,导致了独一无二的发展,几乎每一个地方都拥有其 相应的特性。可达性和专业化程度是城市增长或衰退的重要 影响因素(Antrop, 2000b)。 城市成为广阔地域的控制中心,有时甚至会联合成为 国家。它们同样成为国际交易网络的节点。但历史表明这些 结构并不稳定,权力、经济和文化的核心不断从一个区域向 另一个区域转移(Jordan-Bychkov & Bychkova Jordan, 2002; Pregrill & Volkman,1993)。很明显,欧洲的城市化、经济和 文化核心是逐步由地中海东部向北海地区转移的(图 1)。 21 2015 Vol.30, No.3国际城市规划 2.2 前工业革命时期 :一个城市、众多城镇和一个乡村 区域 最初,只有很少一部分城市空间(urban places)演变为 真正的城市(city)。大多数聚居地是小型城镇、乡村和小村 庄,而乡村区域遍布各处。城市是例外,乡村则是普遍。流 动性和日均交通距离依然受限。远距离交通通常需要耗费几 天或几星期,促成了城市网络的形成 ;并根据与主要交易或 流动路线沿线主要城市的时间距离的不同,促进了交通沿线 区域的专业化。两种典型的城市模式出现了 :由一个主要 城市主导的广泛腹地,以及相对紧密的城市簇群。第一种 类型的典型案例为 16 世纪的巴黎、纽约、里斯本、那不勒 斯、君士坦丁堡,以及汉萨同盟①(Hanseatic)的城镇如但 泽(Danzig)和诺夫哥罗德(Novgorod)。城市集群的案例 则有中世纪的佛兰德和意大利北部(Clark, 1992)。尽管这些 城市相互竞争,但共同促进了整个区域的繁荣,并对乡村地 区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2.3 乡村地区的第一次开放 :运河和铁路 从 18 世纪开始,城市的城墙逐渐被推到,城市集聚区 开始增长和扩张。快速的人口增长与城市内部及周边地区的 工业和商业发展相结合,形成了有利于发展新的工业和国际 商业网络的地理结构。在一些城市仍在中世纪的围墙内停 滞不前时,这些主要的增长城市的历史特性和结构突然改变 了。快速增长导致了旧城范围内的拥挤,并沿着可达的路线 逐渐“溢出”(spill-over)到周边区域(Stern & Marsh, 1997; Lewis & Maund, 1976)。首先,铁路和新的水路是新发展至 关重要的干线(Lucassen, 1992)。其后,特别是在第二次世 界大战后,汽车的普遍使用急速提高了流动性,促进了城市 的快速扩张,以及郊区、大都市村庄(Antrop, 2000b)和边 缘城市(Holden & Turner, 1997)的形成。结果,城市和乡 村的关系被完全改变了。 交通模式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流动性和可达性。技术的发 展使交通速度和旅行者数目的快速增长成为可能。表 1 描述 了交通模式技术创新的重要阶段,以及对景观的具体影响。 铁路和轮船带动了大规模的人口流动,引起了由乡村到 城市和由欧洲到新世界的大规模移民。铁路决定了乡村开放 地区的位置。拥有站点的乡村快速发展为类似城市的中心, 它们周边的地区随之变化。在 20 世纪初的欧洲,机动交通 的使用不仅是城市的身份象征,也对乡村的开放有着重要的 意义(如在美国)(Dupuy, 1995)。大规模的个体流动主要开 注: 希腊和罗马时期的早期城市化区域扩展,形成了公元前 700 年的欧 洲东南部直至公元 400 年的苏格兰边缘。城市中大学的出现显示了 公元 1300—1500 年从南部到东北部的扩张。16 世纪意大利北部和 佛兰德(Flanders)的城市簇群在 19 世纪转移和扩张到了北海地区。 图 1 欧洲城市化的扩展 资料来源:基于以下文献绘制,Jordan-Bychkov & Bychkova Jordan, 2002; Pregrill & Volkman, 1993; Clark, 1992; Antrop, 1992; Jordan, 1973;底图来自 ArcView GIS Esridata 表 1 欧洲交通方式的创新 创新的阶 段和时期 交通模式和 设施 对景观的普遍影响 16—17 世 纪早期 轮船、运河、 港口 在工业化早期快速扩张;水路开启了景观的重大变化: 破碎化和新的廊道 ;沿线的工业发展 ;英国和其他低 地国家的高密度水道网络。19 世纪初期西欧大部分由 内陆的水道相互联系 18 世纪 新 的“ 王 国”或“帝 国”道路 18 世纪末,英国至法国首都之间的交通时间减半。新 的道路网络反映了中央或分散的国家组织形式 1825— 1875 年 铁路网络 铁路网络由北英格兰开始蔓延,在 1850 年覆盖了整个 西北欧,在 1875 年覆盖了整个欧洲。在水路翻倍的同 时,铁路取代了它的功能 1919— 1924 年 飞机 欧洲的大多数首都通过空中航线联系(除了巴尔干和 爱尔兰) 1930 年代 汽车 德国首先建设了限制进入的高速公路 1960 年 至今 汽车 现有道路被改善,新道路与原有网络连接 ;随着欧洲 的国际合作,高速公路网络开始扩张。道路的快速增 加导致破碎化 1960 年 至今 海港 海上交通的增加需要大量的用地来储存过境货物以及 港口基础设施的建设;大量沿河和沿海湿地被侵占 1960 年 至今 能源线路: 管道和电网 随着欧洲国际合作开始扩散。1970—1990 年间,管道 运输翻倍 1960 年 至今 飞机 1970—1990 年间大众交通的年均增长速度为 10% ;间 接影响了新旅游度假区的快速发展,大部分为未开发 的海岸地区 1980 年 至今 高速铁路 网络 法国第一条高速铁路(TGV)建成。新建铁路在景观 中成为一个巨大障碍 资料来源:Jordan-Bychkov & Bychkova Jordan, 2002; Antrop, 1999a; Stanners & Bourdeau, 1995; Blockmans, 1992 ① 汉萨同盟是德意志北部城市之间形成的商业、政治联盟。13 世纪逐渐形成,14 世纪达到兴盛,加盟城市最多达到 160 个。——编者注 主要城市集聚区 大学的扩张 早期城市化的扩散 1500 年城市核心 1650 年城市核心 1800 年城市核心 1~3 4~5 6~7 国家 城市规模大小 400 AD 100 AD 100 BC +1 500 AD 400 BC 700 BC 500 BC 600 BC 600 BC 700 BC -1 300 AD...

    [...]

Journal ArticleDOI
Marc Antrop1
TL;DR: In this article, the authors present an integrated approach based on holism, perception and evolution for landscape research, which explains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structure and functioning and the importance of the scale.

351 citations


Additional excerpts

  • ...…加的快速交通模式而改变,还受到景观空间结构重组的影响, 特别是先前的城市扩张和新的可达性机会。 3 城市化的阶段 3.1 城市化和逆城市化的循环 城市化的若干阶段已经有了定义(Champion, 2001; Geyer & Kontuly, 1993; Van der Berg et al., 1982; Klaassen et al., 1981)。城市化阶段主要由城市中心和城市边缘区的增长 和衰退共同确定(图 2)。第一个阶段(被称为“城市化”)…...

    [...]

  • ...…Brandt, 2000; Klijn & Vos, 2000)。其主要原因是由于普遍观察到的景观变 化均是毁灭性的,许多遗产和资源不可避免地消失。这些改 变的速度、频率和规模在 20 世纪后半叶空前地增长(Antrop, 2000a)。许多新的要素和结构被叠加在传统景观上,使之变 得高度破碎化,并丧失了原本的特性。被创建的新景观是以 功能性的同质化为特征的。这些变化高度动态的特征及其运 行过程甚少为人所知,形成了景观研究的新挑战(Brandt et al., 2001)。规划者和决策者日益需要新的、有意义的数据和…...

    [...]

  • ...…马克 · 安托罗普,比利时佛兰德根特大学(University of Ghent),地理系系主任、教授;佛兰德遗产和景观保护皇家委员会会员;风景保护委员 会副会长;比利时佛兰德政府环境影响评估和管理顾问,GIS 在管理、环境政策和规划的应用实践顾问;GIS 科学委员会会员 译者: 鲍梓婷,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城市规划系,风景园林专业,博士研究生。cindy.b@foxmail.com…...

    [...]

  • ...…of Ghent),地理系系主任、教授;佛兰德遗产和景观保护皇家委员会会员;风景保护委员 会副会长;比利时佛兰德政府环境影响评估和管理顾问,GIS 在管理、环境政策和规划的应用实践顾问;GIS 科学委员会会员 译者: 鲍梓婷,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城市规划系,风景园林专业,博士研究生。cindy.b@foxmail.com 周剑云,硕士,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亚热带建筑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城市规划系副系主任,教授,博导 20 2015 Vol.30, No.3 1…...

    [...]

  • ...19 2015 Vol.30, No.3国际城市规划 关键词: 城市化;景观变化;乡村的;乡村地区;欧洲 Keywords: Urbanization; Landscape Change; Rural; Countryside; Europe 本文原载于《景观与城市规划》2004 年(第 67 卷)第 1 期(Landscape and Urban Planning, 2004, 67[1]: 9-26),爱思唯尔(Elsevier)出版公司授权 本刊发表中文译文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1078152)、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12YJCZH167)、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14A030313226)、华南理 工大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项目业务费资助项目(x2jzD2118190)共同资助 作者: 马克 · 安托罗普,比利时佛兰德根特大学(University of Ghent),地理系系主任、教授;佛兰德遗产和景观保护皇家委员会会员;风景保护委员 会副会长;比利时佛兰德政府环境影响评估和管理顾问,GIS 在管理、环境政策和规划的应用实践顾问;GIS 科学委员会会员 译者: 鲍梓婷,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城市规划系,风景园林专业,博士研究生。cindy.b@foxmail.com 周剑云,硕士,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亚热带建筑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城市规划系副系主任,教授,博导 20 2015 Vol.30, No.3 1 简介 景观在今天已经被提上政治的议程。景观的自然和文化 要素正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包括研究人员、规划者和决策 者(Anonymous, 2000; Council of Europe, 2000; Brandt, 2000; Klijn & Vos, 2000)。其主要原因是由于普遍观察到的景观变 化均是毁灭性的,许多遗产和资源不可避免地消失。这些改 变的速度、频率和规模在 20 世纪后半叶空前地增长(Antrop, 2000a)。许多新的要素和结构被叠加在传统景观上,使之变 得高度破碎化,并丧失了原本的特性。被创建的新景观是以 功能性的同质化为特征的。这些变化高度动态的特征及其运 行过程甚少为人所知,形成了景观研究的新挑战(Brandt et al., 2001)。规划者和决策者日益需要新的、有意义的数据和 科学知识。城市化、交通网络的影响和全球化是这些变化和 新景观出现的最重要的驱动力。 城市化是一个乡村生活方式向城市生活方式转变的复 杂过程。从 19 世纪末开始,城市化发生了几乎指数化的增 长(Champion, 2001; Pacione, 2001a; Antrop, 2000a; Bryant et al., 1982)。这个过程与新交通模式的应用是密切相关的,特 别是那些允许大规模人口流动的工具,如铁路。第二次世界 大战后,机动交通的应用带来了机动性和景观变化的新时代。 可达性成为景观变化中最重要的因素,即使是在偏远的乡村, 一旦此区域有了交通连接便开启了城市化的过程。最终,所 有活动和决策过程的日益全球化导致了地方层面的变化很难 被当地居民所控制。研究者、规划者和决策者需要哪些新的 工具和方法以应对这些过程?这个问题难以解答,需要跨学 科的方法和良好的沟通。 早期的观点认为城市化是一个扩散的过程,由持续增长 的城市中心开始,然后影响和作用于同心圆范围内不同圈层 的乡村地区(Burgess, 1925; Mann, 1965; Bryant et al., 1982)。 而现实证明这个过程要复杂得多,此后出现了许多不同的城 市模型和城市土地利用结构模型(Pacion, 2001b)。刘易斯和 蒙德(Lewis & Maund, 1976)强调了地方可达性和交通设施 的重要性。安托罗普(Antrop, 2000b)将城市化定义为一个 复杂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乡村或自然景观转化为城市和产 业景观,并形成了由场地物理条件及交通线路的可达性主导 的星型空间结构。城市和乡村之间的关系变得非常复杂,并 逐渐在空间和环境规划中得到重视(SPESP, 2000; Stanners & Bourdeau,1995)。最典型的是,城市中心区或集聚区与乡村 地区之间的过渡变得模糊而离散。城市边缘区或郊区景观的 特征是广泛多样的土地利用,以复杂、多样和高度破碎化的 形态呈现出来。郊区和城市化的乡村景观由马赛克式的多样 化的土地植被、建筑物和交通设施组成。由于许多不确定性 的介入,而且这些土地分区的边界也不会保持稳定,城市与 乡村之间的划分变得十分困难。 如今,城市化进程的典型形式已不仅仅是城市或城镇的 增长,而是会影响乡村地区的变化过程。景观的实际变化受 城市化进程的引导,如居住区和产业用地的发展以及新的通 讯设施的出现,其过程主要由超越了地方层面的社会和经济 要素控制。这些变化的特点是对现有传统景观多样性的同质 化,并创造了大量混乱的模式。这种混乱的发展非常典型, 体系复杂,并且通常成为其他地区自主发展的参考(Antrop, 1998)。这些土地利用的新模式与其他土地和空间并不存在 任何生态联系。空间和环境规划希望能够引导和控制这些变 化,但由于缺乏在合理尺度上的统一行动,这些混乱的特征 进一步被强化了。 文章论述了欧洲城市化进程的主要阶段和趋势,并通过 对一些大城市周边及偏远乡村地区的案例研究,解释了城市 化如何作用于乡村景观。 2 欧洲的城市化 :一个核心区不断转移的扩散 过程 2.1 集聚经济的优势和地理区位的权力 永久性的人类聚居地是农业成功发展的直接结果,它 产生了剩余食物和劳动力,所以新的活动得以发展。成功的 聚居地通常出现在许多相异互补行为集聚的区域。这些集聚 经济允许专业化并刺激了交易,为所有人提供了双赢的可能 (Pacione, 2001a)。城市是十分有效的组织,可以容纳这些 活动并为交易提供必需的循环网络。城市空间的稳定性建立 在一个更大面积的城市腹地和乡村村庄上。城市与乡村的差 异不仅体现在人口规模和形态的不同,还在于一定地域内的 多样性行为、人口和文化集中程度的差异(Pacione, 2001a)。 城市的优势在于它得到特权阶级的合法保护。大多数的历史 城镇均建设了城墙,将其与周边乡村地区隔离开来。城市快 速成为近乎自治的创新中心,新的想法、技术和货物在交易 过程中不断涌现。聚居地独特的自然状况与其增长的可能性 相结合,导致了独一无二的发展,几乎每一个地方都拥有其 相应的特性。可达性和专业化程度是城市增长或衰退的重要 影响因素(Antrop, 2000b)。 城市成为广阔地域的控制中心,有时甚至会联合成为 国家。它们同样成为国际交易网络的节点。但历史表明这些 结构并不稳定,权力、经济和文化的核心不断从一个区域向 另一个区域转移(Jordan-Bychkov & Bychkova Jordan, 2002; Pregrill & Volkman,1993)。很明显,欧洲的城市化、经济和 文化核心是逐步由地中海东部向北海地区转移的(图 1)。 21 2015 Vol.30, No.3国际城市规划 2.2 前工业革命时期 :一个城市、众多城镇和一个乡村 区域 最初,只有很少一部分城市空间(urban places)演变为 真正的城市(city)。大多数聚居地是小型城镇、乡村和小村 庄,而乡村区域遍布各处。城市是例外,乡村则是普遍。流 动性和日均交通距离依然受限。远距离交通通常需要耗费几 天或几星期,促成了城市网络的形成 ;并根据与主要交易或 流动路线沿线主要城市的时间距离的不同,促进了交通沿线 区域的专业化。两种典型的城市模式出现了 :由一个主要 城市主导的广泛腹地,以及相对紧密的城市簇群。第一种 类型的典型案例为 16 世纪的巴黎、纽约、里斯本、那不勒 斯、君士坦丁堡,以及汉萨同盟①(Hanseatic)的城镇如但 泽(Danzig)和诺夫哥罗德(Novgorod)。城市集群的案例 则有中世纪的佛兰德和意大利北部(Clark, 1992)。尽管这些 城市相互竞争,但共同促进了整个区域的繁荣,并对乡村地 区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2.3 乡村地区的第一次开放 :运河和铁路 从 18 世纪开始,城市的城墙逐渐被推到,城市集聚区 开始增长和扩张。快速的人口增长与城市内部及周边地区的 工业和商业发展相结合,形成了有利于发展新的工业和国际 商业网络的地理结构。在一些城市仍在中世纪的围墙内停 滞不前时,这些主要的增长城市的历史特性和结构突然改变 了。快速增长导致了旧城范围内的拥挤,并沿着可达的路线 逐渐“溢出”(spill-over)到周边区域(Stern & Marsh, 1997; Lewis & Maund, 1976)。首先,铁路和新的水路是新发展至 关重要的干线(Lucassen, 1992)。其后,特别是在第二次世 界大战后,汽车的普遍使用急速提高了流动性,促进了城市 的快速扩张,以及郊区、大都市村庄(Antrop, 2000b)和边 缘城市(Holden & Turner, 1997)的形成。结果,城市和乡 村的关系被完全改变了。 交通模式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流动性和可达性。技术的发 展使交通速度和旅行者数目的快速增长成为可能。表 1 描述 了交通模式技术创新的重要阶段,以及对景观的具体影响。 铁路和轮船带动了大规模的人口流动,引起了由乡村到 城市和由欧洲到新世界的大规模移民。铁路决定了乡村开放 地区的位置。拥有站点的乡村快速发展为类似城市的中心, 它们周边的地区随之变化。在 20 世纪初的欧洲,机动交通 的使用不仅是城市的身份象征,也对乡村的开放有着重要的 意义(如在美国)(Dupuy, 1995)。大规模的个体流动主要开 注: 希腊和罗马时期的早期城市化区域扩展,形成了公元前 700 年的欧 洲东南部直至公元 400 年的苏格兰边缘。城市中大学的出现显示了 公元 1300—1500 年从南部到东北部的扩张。16 世纪意大利北部和 佛兰德(Flanders)的城市簇群在 19 世纪转移和扩张到了北海地区。 图 1 欧洲城市化的扩展 资料来源:基于以下文献绘制,Jordan-Bychkov & Bychkova Jordan, 2002; Pregrill & Volkman, 1993; Clark, 1992; Antrop, 1992; Jordan, 1973;底图来自 ArcView GIS Esridata 表 1 欧洲交通方式的创新 创新的阶 段和时期 交通模式和 设施 对景观的普遍影响 16—17 世 纪早期 轮船、运河、 港口 在工业化早期快速扩张;水路开启了景观的重大变化: 破碎化和新的廊道 ;沿线的工业发展 ;英国和其他低 地国家的高密度水道网络。19 世纪初期西欧大部分由 内陆的水道相互联系 18 世纪 新 的“ 王 国”或“帝 国”道路 18 世纪末,英国至法国首都之间的交通时间减半。新 的道路网络反映了中央或分散的国家组织形式 1825— 1875 年 铁路网络 铁路网络由北英格兰开始蔓延,在 1850 年覆盖了整个 西北欧,在 1875 年覆盖了整个欧洲。在水路翻倍的同 时,铁路取代了它的功能 1919— 1924 年 飞机 欧洲的大多数首都通过空中航线联系(除了巴尔干和 爱尔兰) 1930 年代 汽车 德国首先建设了限制进入的高速公路 1960 年 至今 汽车 现有道路被改善,新道路与原有网络连接 ;随着欧洲 的国际合作,高速公路网络开始扩张。道路的快速增 加导致破碎化 1960 年 至今 海港 海上交通的增加需要大量的用地来储存过境货物以及 港口基础设施的建设;大量沿河和沿海湿地被侵占 1960 年 至今 能源线路: 管道和电网 随着欧洲国际合作开始扩散。1970—1990 年间,管道 运输翻倍 1960 年 至今 飞机 1970—1990 年间大众交通的年均增长速度为 10% ;间 接影响了新旅游度假区的快速发展,大部分为未开发 的海岸地区 1980 年 至今 高速铁路 网络 法国第一条高速铁路(TGV)建成。新建铁路在景观 中成为一个巨大障碍 资料来源:Jordan-Bychkov & Bychkova Jordan, 2002; Antrop, 1999a; Stanners & Bourdeau, 1995; Blockmans, 1992 ① 汉萨同盟是德意志北部城市之间形成的商业、政治联盟。13 世纪逐渐形成,14 世纪达到兴盛,加盟城市最多达到 160 个。——编者注 主要城市集聚区 大学的扩张 早期城市化的扩散 1500 年城市核心 1650 年城市核心 1800 年城市核心 1~3 4~5 6~7 国家 城市规模大小 400 AD 100 AD 100 BC +1 500 AD 400 BC 700 BC 500 BC 600 BC 600 BC 700 BC -1 300 AD...

    [...]